华大九天发布全自主存储EDA系统,助力高端芯片设计,推动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
近日,我国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迎来关键突破。由国内EDA龙头企业华大九天自主研发的存储全流程EDA系统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存储芯片从设计到量产的全链条自主化能力实现了重要跨越。这一进展不仅体现了我国在高端芯片工具领域的技术积累,更对提升产业链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国内EDA行业的领军者,华大九天此次推出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是国内首个可支持大规模Flash和DRAM量产的EDA系统。该方案覆盖芯片设计、仿真验证到制造交付的完整流程,真正实现了设计与制造环节的高效协同。业内专家指出,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建立,将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企业对国外工具链的依赖,为国内存储芯片企业的快速迭代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当前超大规模存储芯片在集成度、信号完整性及功耗控制等方面的严苛挑战,华大九天在全定制设计平台、物理验证、寄生参数提取等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多项创新。特别是在处理存储阵列高密度布线与复杂时序收敛问题上,新系统展现出显著优于传统工具的性能表现。这意味着,我国在应对先进制程下存储芯片设计瓶颈方面,已具备自主可控的技术路径,不再被动受制于人。
据企业介绍,该解决方案从底层架构出发,深度结合国内晶圆厂的工艺特点和产业实际需求,突破了传统设计模式在存储密度提升、性能优化和交付效率方面的局限。当前,部分国内存储厂商已开始导入该系统进行联合调试与验证,初步反馈显示其在流片一次成功率和设计收敛速度方面表现优异,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基础。
长期以来,全球EDA市场被少数几家国外企业高度垄断,尤其是在高端存储芯片设计工具领域,国产替代几乎空白。此次华大九天的成功突破,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细分领域的技术空白,更实质性地改变了市场格局。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胜利,更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典范。可以预见,随着该系统的持续优化和生态拓展,我国存储芯片产业将加速迈向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新阶段。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EDA作为芯片产业的“画笔”,其自主化程度直接决定着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命运。此次华大九天的成果,是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然而也应清醒认识到,全面实现EDA国产化仍需时日,生态建设、人才储备、跨领域协同仍是未来必须攻克的课题。唯有持续投入、久久为功,才能真正筑牢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