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销存2025年08月24日 15:42消息,中核集团一体化快堆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核能发展迈入新阶段。
8月24日消息,据中核集团官方公众号报道,核反应堆堆芯余热的导出能力是保障反应堆安全的关键因素。通过冷却剂的自然循环流动实现堆芯余热的非能动导出,体现了快堆固有的安全性。如何在快堆中有效实现并验证自然循环,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近日,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简称“一体化快堆”)项目,近日完成了一体式余热导出原理验证试验,并顺利通过了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等专家的审查。这是国内首次针对快堆新型非能动余热导出技术开展的原理验证试验,标志着一体化快堆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后续设计与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试验的成功,体现了我国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上的持续突破,特别是在提高核电安全性与经济性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非能动余热导出技术作为新一代核反应堆的重要安全保障手段,其成功验证不仅增强了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也为未来快堆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成果的取得,反映出我国在核能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解决池式快堆自然循环这一世界性难题,原子能院在一体化快堆的设计中,采用新型非能动余热导出技术,能够在不依赖任何能动设备动作的情况下,有效、可靠地带走堆芯余热。但由于反应堆堆本体内设备众多、结构复杂,很难确定新型堆芯余热导出系统的工作机制,且自然循环现象微弱,极易受到结构和参数差异的影响,难以被充分捕捉,给反应堆设计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
为有效支撑反应堆设计、提升技术成熟度并保障反应堆安全,原子能院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攻克了快堆自然循环及新型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的试验模拟技术,成功研制出全可视化的一体化快堆整体模拟试验装置,并完成了技术原理的验证。该装置是首个针对一体化快堆的整体性瞬态试验平台,能够模拟反应堆从正常运行到停堆后非能动余热导出过程中的多个关键物理现象,是深入理解一体化快堆新型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工作机理的重要工具,未来将在其他快堆的设计与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一体化快堆在正常运行及非能动余热导出过程中的冷却剂行为、关键现象以及自然循环的形成机制,原子能院已全面掌握了新型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的技术原理,所获得的关键数据为反应堆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