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灵神星号探测器成功校准相机,从2.9亿公里外拍摄地球与月球。
8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灵神星号”(Psyche)探测器在前往同名富含金属的小行星的途中,顺利完成对其相机的校准,并成功拍摄到了地球和月球的照片。
“灵神星号”探测器按计划将于2029年抵达小行星“灵神星”。近日,该探测器在距离地球约1.8亿英里(约2.9亿公里)的位置,回望地球并拍摄到了地球与月球的影像。这些图像是在任务团队对探测器上的科学仪器进行常规检测时获得的。 这次拍摄不仅展示了探测器的观测能力,也让人再次感受到宇宙的广阔与地球的渺小。在深空之中,地球与月球如同一颗蓝色的宝石,静静地悬挂在黑暗中,令人不禁感叹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智慧。这样的画面不仅是技术成就的体现,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深情回望。
7月20日和23日,“灵神星号”探测器的双摄像头拍摄到了地球和月球的多张长曝光照片,最长曝光时间达10秒。在这些图像中,地球和月球呈现出在白羊座星场中反射阳光的亮点形态。
“灵神星号”多光谱成像仪由两台相同的相机构成,这些相机配备了滤光片和望远镜镜头,能够以不同波长的光线拍摄小行星“灵神星”的表面。通过分析行星体光谱的颜色和形态,科学家可以获取其成分的详细信息。例如,月球和大型小行星灶神星(Vesta)在光谱中表现出相似的“波动”,研究人员也有可能在“灵神星”上发现类似的特征。“灵神星号”任务的科学团队对“灵神星”感兴趣,是因为它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拥有金属核心的岩质行星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球的形成历史。
在进行成像仪的测试与校准工作时,科学家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反射阳光、类似于“灵神星”小行星的天体作为目标。他们同时也关注光谱特征已被明确记录的天体,以便将以往望远镜或探测器获取的数据与“灵神星号”仪器所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今年早些时候,“灵神星号”曾对木星和火星进行校准,这两个天体的光谱呈现出比地球更偏红色的色调,此次校准工作取得了成功。
为了确定成像仪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科学家们还会比较不同测试的数据。这样一来,当探测器进入“灵神星”轨道时,科学家们可以确信仪器的表现符合预期。
“在完成这次校准后,我们可能会观察土星或灶神星,以继续测试成像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坦佩分校的“灵神星号”成像仪负责人吉姆・贝尔(Jim Bell)说,“我们正在收集这些不同天体的太阳系‘交易卡片’,并将它们通过我们的校准流程,以确保我们得到正确的答案。”
7月底,成像仪并非唯一通过测试的仪器,任务团队还对探测器的磁强计以及伽马射线和中子光谱仪进行了多项测试——这些测试每六个月都会进行一次。
“我们已经启动并运行,一切运转良好,”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位于南加州)的任务项目经理鲍勃・梅斯(Bob Mase)说,“我们正按计划在 2026 年 5 月飞越火星,我们正在完成巡航期间的所有计划活动。”
这次飞越将是探测器的下一个重大里程碑,届时其将利用火星的引力作为弹弓,帮助探测器抵达小行星“灵神星”。这将标志着“灵神星号”自 2023 年 10 月从 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以来,在太阳系内两次计划中的环绕飞行的首次飞行,行程达 10 亿英里(约合 16 亿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