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销存2025年08月24日 14:15消息,62岁焊工坚守国防一线,单手焊接坦克,40年零瑕疵,铸就大国重器的工匠传奇。
8 月 24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是中国兵器首席技师卢仁峰坚守岗位的第 46 个年头。作为我国坦克制造领域焊接技术的标杆人物,卢仁峰在采访中透露,一辆合格的坦克首先要做到结构牢固,而最关键的环节便是焊接工艺。每一辆坦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完成超过 800 条焊缝的精密焊接,任何一处细微的瑕疵都可能影响整体性能和战场可靠性。
令人敬佩的是,卢仁峰在长达 40 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交付的所有产品均实现 100% 合格率。而这一切,竟是一位仅靠单手完成的壮举。早年因一次工伤事故,卢仁峰失去了左手功能,但他并未因此离开岗位,反而以惊人的毅力攻克技术难关,用右手练就出炉火纯青的焊接技艺。正因如此,厂里的同事都尊称他为“独手焊匠”——这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当前,随着自动化焊接技术不断成熟,数控机床也已广泛应用于坦克生产线,显著提升了制造效率和工艺稳定性。然而,技术的革新并未削弱卢仁峰的价值。相反,62 岁的他正将毕生积累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他已带出 50 多位徒弟,这些年轻技工参与制造的坦克装备先后亮相于 5 次国家阅兵仪式,成为中国制造实力的生动体现。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常常将目光聚焦于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却容易忽略背后那些默默支撑技术落地的“大国工匠”。卢仁峰的故事提醒我们:再先进的机器,也需要人来设计、操控和优化;再精密的系统,也离不开经验与责任心的注入。他的坚守不仅是对职业的忠诚,更是对“工匠精神”最真实的诠释。在这个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尤为珍贵。
从一只手到一条条焊缝,从一个人到五十多名传承者,卢仁峰用行动书写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凡篇章。他不仅焊牢了坦克的钢铁之躯,更焊起了中国制造业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