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销存2025年10月01日 23:20消息,中国首座国家级海上风电超级实验室即将启用,可检测全球最大风机,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
10月1日,央视新闻报道,位于福建福清的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正进入关键的设备检测阶段,预计将在今年内全面投入使用。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该基地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将具备对世界最大容量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风机叶片进行检测试验的能力,同时支持多项国际前沿技术研究。
这一里程碑式的项目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核心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过去,大容量风电机组的测试高度依赖海上样机运行,受天气、海况等自然条件制约严重,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数据采集难以系统化。如今,随着陆上试验能力的突破,我国已能在可控环境下完成全链条验证,极大提升了研发效率和技术迭代速度。
据悉,该海上风电试验基地由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陆上检测中心位于福清市江阴产业园,毗邻江阴港码头和福建省最大的风电产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大型设备运输与产业协同。中心内部设有叶片试验平台和传动链测试平台,覆盖风电机组核心部件的关键测试需求。
近年来,我国风电机组大型化进程显著加快,风机叶片长度普遍突破百米大关,部分新型机组甚至接近或超过150米。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测试手段已难满足高性能叶片的研发需求。新建的叶片试验平台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而生,可支持150米及以上长度的叶片进行全面结构与性能测试,填补了国内超长叶片地面验证能力的空白。
更值得关注的是传动链测试平台所采用的六自由度加载技术。这项技术能够从上下、左右、前后等多个方向模拟海上复杂载荷环境,真实还原风机在极端海况下的运行状态。这意味着主机的疲劳寿命、振动特性、传动效率等关键指标可在实验室环境中得到精准评估,大幅降低后期运维风险和故障率。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该基地的建成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跃升,更是我国海上风电从“规模化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过去几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连续领跑全球,但核心技术仍面临部分依赖进口的局面。如今,通过建设国家级试验平台,我们正在构建自主可控的检测认证体系,为国产装备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背书。
可以预见,随着该基地全面投用,我国将在大容量风机研发、深远海风电技术探索等领域掌握更多话语权。未来,这里不仅服务于国内整机厂商,也有望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海上风电技术创新的重要支点。这既是国家能源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自主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