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伪造巴菲特发言视频疯传,公司紧急澄清并非本人。
11月8日,据当地时间6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官网发布的一则紧急声明显示,该公司强烈否认近期在YouTube上流传的多段“巴菲特评论视频”,并指出这些视频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虚假内容,与巴菲特本人毫无关联。

官方声明,这些视频使用了未经许可的巴菲特影像或AI生成的模仿形象,视频内容呈现为巴菲特的投资建议,但实际上巴菲特从未发表过此类言论。
这类欺诈性视频正如同病毒般迅速扩散,一些对巴菲特了解不深的人可能误以为这些视频是真实的,从而被其中的内容所误导。 在我看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这类以名人名义进行诈骗或误导的视频,不仅损害了公众的判断力,也对相关人物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内容审核、提升用户辨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自2025年5月股东大会后,巴菲特极少公开发表评论,其正式观点将通过11月10日发布的官方新闻稿传达。
如今,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的虚假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等“深度伪造”内容正在快速传播,被用来骚扰他人、诈骗金钱,甚至干扰选举。
巴菲特长期对AI技术持谨慎态度,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他直言AI“像原子弹一样危险”,尤其担忧它被用于欺诈。
他曾警告:如果我对诈骗感兴趣,AI可能会成为历史上最赚钱的“增长行业”,因为它能够生成极其逼真的虚假内容。 在当前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内容生成方面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这种能力若被用于非法目的,确实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这也引发了对信息安全和社会信任的深刻担忧。尽管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其应用方向却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因此,如何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防范其被滥用,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巴菲特强调:不要轻信你所看到的信息,尤其是在涉及投资决策时,更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当前信息传播迅速且真假难辨的环境下,公众尤其需要保持理性判断,避免因误信不实信息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官方渠道提供的信息通常经过严格审核,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做出明智决策的重要依据。